慢性创面:是指皮肤组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治疗1个月以上仍不愈合也无明显愈合倾向,且无法通过正常、有序、及时的修复的创面。通常伴有疼痛和分泌物,长期不愈合还会继发病理性瘢痕增生,影响肢体功能和外观,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和医疗系统带来巨大负担。
有数据显示,仅在美国每年治疗难愈性创面的费用就接近300亿美元;在中国每年需要行创面治疗的患者约1亿人次,严重患者约3000万人次,未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与之相关的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发生率还会进一步增加。创面损伤种类多而复杂,人们对创面治疗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快速、安全、完美修复慢性创面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治疗创面损伤的方法,如传统药物治疗、负压封闭引流、生物敷料和自体皮瓣移植技术等,传统的创面治疗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治疗和患者自身的需要,超过50%的慢性创面治疗无效。
同传统治疗方法相比,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创面损伤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新疗法。MSCs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能力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再生医学领域,尤其在疾病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和慢性创面修复中。
MSCs治疗的作用机制:
①减轻炎症反应,有研究表明组织受损后炎性细胞可释放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来促进干细向 创面迁移,如趋化因子3、IL-l、TNF等炎症因子增多,可使MSCs表面的趋化因子、炎症因子相关受体表达上调,促使其向创面迁移,参与免疫调节的过程。
②促进血生成,已有研究证实MSCs能表达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IL-6、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管生成素1等能够促进血管再生的细胞因子。
③促进上皮再生,MSCs可分化为多种类型的创面修复皮肤细胞,如内皮细胞、汗腺细胞、毛 囊细胞、皮脂腺细胞等细胞,从而促进皮肤创面修复与重建。
在研究人员努力下,越来越多MSCs治疗慢性创面的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得以开展。虽然研究中MSCs来源、种类和给药途径方面存在差异,但研究结果都显示MSCs在治疗慢性创面愈合方面有着很大潜能。
MSCs 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研究
Wijnand等进行了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的随机临床试验,旨在研究同种异体BMSCs 治疗下肢缺血性溃疡创面的疗效,共66例患者随机接受肌肉注射BMSCs 或安慰剂,并在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表明肌肉注射同种异体BMSCs 安全,同时能有效促进下肢缺血性溃疡创面的愈合。
Suzdaltseva等人也开展了一项临床研究,共纳入108例不同原因导致的慢性创面患者,结果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单次皮下注射UCMSCs 的治疗组创面周围肉芽组织生长明显、血循环改善、创面明显缩小,无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MSCs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到创面愈合的各个环节,促进创面愈合,且在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结果。
说明:本文案例均摘录于文献,仅用于科普干细胞相关知识,不作为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