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布日期:2022-12-27 浏览次数:1958次
近日,国内的李天晴、季维智团队在《npj Parkinson's Diseas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PD)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该团队通过8年的时间开发出一种可持久稳定分泌多巴胺的基因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 (DOPA-MSCs)用于治疗大鼠和猴PD模型。DOPA-MSCs能通过恢复纹状体多巴胺水平,实现中脑多巴胺环路的原位重建,并快速(2周左右)恢复急性和慢性PD猴模型的运动和非运动障碍缺陷。长达5年的研究结果证明了DOPA-MSCs治疗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帕金森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健康的“第三杀手”。我国PD患者已超300万,每年PD医疗费用超过2000亿元。PD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6年内的死亡率高达66%。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口服L-左旋多巴补偿丢失的多巴胺神经递质或脑深部电刺激术(DBS),但这些方法长期使用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以及后期会失去效果。开发出安全、有效、经济并适合广大PD患者的治疗方法一直以来是整个医疗领域的难题。
为了精确递送多巴胺神经递质到纹状体局部部位,该团队成员开发出一种新的策略,即首先在体外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稳定合成多巴胺神经递质的工程化MSCs,然后移植后可在纹状体持久、连续、稳定地分泌多巴胺。由于该细胞的安全性、生物特性以及标准化制备能在移植前得到充分评估,因此该策略可为PD的治疗提供稳定且可重复的“现成”细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