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的问世为临床医学的改革带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成为了疾病修复的热点话题。干细胞移植修复肝硬化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研究结果。
全球肝硬化近年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有药物、毒素、酒精损伤、病毒、寄生虫感染、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肝硬化得到大众的关注与重视,对于肝硬化最有效的方法是肝移植,然而,肝源短缺,费用高昂,免疫排斥是肝移植疗法尚待解决的问题。
探究1:干细胞移植的可能机制
①直接分化作用
干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直接分化为肝脏细胞,如肝样细胞。其中,联合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诱导间充质干细胞转化可取得更高的成功率和转化效率。
②旁分泌机制
肝损伤环境下,干细胞分化出水平不一的细胞因子,且各因子相互作用,既可实现免疫调节抵抗炎症,又可激活肝内的干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调节肝脏的功能。
③激活祖细胞
干细胞可激活体内的内源祖细胞,启动细胞的增殖过程,正常的肝脏细胞大量增殖,取代受损细胞发挥肝脏的正常功能。
④抑制肝硬化进程
干细胞移植后归巢至肝脏可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与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高表达,抑制肝纤维化的继续发展,加快细胞外基质降解速率,实现肝硬化的逆转。
探究2:干细胞生物安全性
干细胞是一种未完全分化的、具有自我增殖和高度分化潜能的细胞,分成胚胎干细胞、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等三大主要细胞类型。其中,成体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及应用最为广泛,它的分化和增殖能力较弱,但安全性高,表现在遗传稳定性好、免疫原性低和副作用弱。
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多种人体组织,主要来源于骨髓和脂肪,也可从脐带血、胎盘、羊膜、牙髓等组织分离获得,易于获取和制备。肝硬化的临床多采用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理想的细胞来源,它在炎症、损伤部位归巢替代或修复肝损伤具有独特优势。
探究3:干细胞移植数量及途径
干细胞移植数量:目前用于移植使用的细胞剂量尚无统一标准,根据文献记载的肝硬化临床研究中,使用剂量一般呈三个梯度,分别是≤5×107、介于5×107和4×108之间和>4×108个。
干细胞移植途径:方法包括腹膜腔移植、肝脾内移植、肝动脉移植、经股动脉介入移植、外周静脉移植与门静脉移植等。
探究4:干细胞移植临床案例
案例1:向肝硬化患者肝脾内直接注射2×108个干细胞,干细胞移植后患者水肿、腹水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随访发现肝硬化患者试验前后Child和MELD肝病评分总体上得到了改善。
案例2:研究人员向患者进行5×107个干细胞移植,试验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54%患者肝酶活性达到正常标准,肝脏合成功能接近正常。
案例3:研究员Levicar利用超声波引导,将数量为1×106~2×108CD34+的干细胞移植到受试者门静脉内,随访发现受试者肝脏功能指标提高,肝功能改善。